喑啞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喑啞ㄧㄣ ㄧㄚˇyīn yǎ①啞巴,口不能言。《管子.入國》:「聾盲、喑啞、跛躄、偏枯、握遞、不耐自生者,上收而養之疾。」②緘默不語。《新唐書.卷五六.刑法志》:「吾聞語曰:『一歲再赦,好人喑啞。』」
喑啞-辞源3
【喑啞】亦作“瘖啞”。㊀口不能言。管子 入國:“聾盲、喑啞、跛躄、偏枯、握遞,不耐自生者,上收而養之疾官。”㊁喻沉默不言。舊唐書 太宗紀 貞觀二年:“古語曰:‘小人之幸,君子之不幸。’‘一歲再赦,好人喑啞。’”宋 蘇軾 分類東坡詩十 司馬君實獨樂園:“撫掌笑先生,年來效喑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