嗇夫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官名。起源甚早,夏代有管理農耕奴隸的“嗇夫”,周朝也有相當於天子助手的“嗇夫”。春秋戰國,晉、魏、秦等都有嗇夫,職權、地位各有不同。秦國的縣設嗇夫,為“縣嗇夫”,又稱“大嗇夫”,掌印有秩。縣嗇夫下又有專職的田嗇夫、倉嗇夫、苑嗇夫、庫嗇夫等,這些嗇夫一般通稱為“官嗇夫”。縣嗇夫職權範圍包括民政、軍事、司法及各種經濟管理。一說縣嗇夫即縣令,一說是縣令的助手,而地位在丞、尉之上。漢代縣、亭不設嗇夫,只有鄉一級的“鄉嗇夫”。又有暴室嗇夫、虎圈嗇夫、市嗇夫,均為專職小吏,地位較低。南朝劉宋以後,“嗇夫”一官消失。
嗇夫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嗇夫ㄙㄜˋ ㄈㄨsè fū①農夫。《韓非子.說林下》:「此嗇夫,公之故人,公奚不休舍?」②職官名。秦置為鄉官,掌聽訟收稅等事情,漢有虎圈嗇夫等。③簡樸節用的人。明.張居正〈壽襄王殿下序〉:「我嗇夫也,吾告子以嗇而已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