嗣子-中華語文大辭典
嗣子ㄙˋ ㄗˇsìzǐ1.舊時無子者以近支兄弟或他人之子作為後嗣,稱「嗣子」。[例]過繼給叔父作~。2.〈書〉帝王或諸侯的承嗣子(多為嫡長子)。[例]~各襲其功位(《漢書‧卷三‧高后紀》)。
嗣子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己無子而以他人之子為子,此子叫嗣子。嗣子一經禮法認可,地位與親子同。古代禮法對嗣子問題,有明確規定。第一,必須是同姓。《儀禮·喪服》:“何如而可為之後?同宗則可為之後。”如果使異姓為嗣子,將使“神不歆非類”,即祖宗在天之靈拒絕享受異姓的祭品,故決不可。第二,必須是同宗的支子。“何如而可以為人後?支子可也。”(同上書)第三,輩分必須相當,即“無子者,聽養同宗於昭穆相當者”。昭穆就是輩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