噶舉派-中華語文大辭典
噶舉派噶举派ㄍㄚˊ ㄐㄩˇ ㄆㄞˋɡájǔpài藏傳佛教宗派之一。噶舉意為口傳,特別著重密法修習,而密法全依上師口授傳承,故稱。十一世紀時由瑪爾巴創立,傳與密勒日巴等,密勒日巴又傳法給岡波巴,由岡波巴門下弟子建立六個支派。是後弘期的重要宗派之一,也是西藏歷史上最早實行活佛轉世制度的派別。教義主要依據月稱派的中觀見,核心修法為《那洛六法》與顯、密兩種大手印。因該派僧人穿白色僧衣,俗稱「白教」。
噶舉派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噶舉派ㄍㄚˊ ㄐㄩˇ ㄆㄞˋgá jǔ pài西藏佛教主要宗派之一。藏語 bka'brgyud pa 的音譯。噶舉,意為口傳。由於此派特別著重密法的修習,而這些密法又全靠師長口授,故稱為「噶舉派」。又本派的祖瑪爾巴、密勒日巴等在修法時都穿白布裙,所以也稱為「白教」。十一世紀時,由瑪爾巴創立,傳與密勒日巴等,密勒日巴又傳法給岡波巴,由岡波巴門下弟子建立六個支派,大多以其寺院取名,教義差別不大,主要是月稱派的中觀見,強調瑜伽苦修,以證得大手印為圓滿。是西藏現存的主要佛教支派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