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庫全書-中華語文大辭典
四庫全書四库全书ㄙˋ ㄎㄨˋ ㄑㄩㄢˊ ㄕㄨsìkù quánshū書名。清‧紀昀等奉敕編撰。計七萬九千餘卷。自乾隆三十七年(1772)編纂,歷十餘年始成。全書分經、史、子、集四部,故名四庫;收錄先秦至清乾隆前幾乎所有古籍,故稱全書。為規模最大的一套叢書。當時分抄七部,分別藏於紫禁城文淵閣、圓明園文源閣、承德文津閣、瀋陽文溯閣、揚州文匯閣、鎮江文宗閣、杭州文瀾閣等七閣。咸豐時,文源、文匯、文宗相繼被燬,惟文淵、文津、文溯及文瀾四部存世。
四庫全書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四庫全書ㄙˋ ㄎㄨˋ ㄑㄩㄢˊ ㄕㄨsì kù quán shū書名。清乾隆時敕編之大叢書,歷十餘年始成。分經、史、子、集四部,故名。著錄凡一萬零二百八十九種,計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九卷。全書共分抄七部,分別存放在宮內、圓明園、承德、瀋陽、揚州、鎮江、杭州,建文淵、文源、文津、文溯、文匯、文宗、文瀾七閣以藏之。咸豐時,文源、文匯、文宗相繼被燬,存世者惟文淵、文津、文溯及文瀾四部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