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相-辞源3
【國相】官名。1. 春秋 戰國時輔政大臣之稱。左傳 宣十二年:“困獸猶鬥,況國相乎?”漢 晉以降,爲諸王、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封國行政長官。2. 西夏設,位居中書令之上,總攬國家軍政大計,多由外戚出任。參閲 文獻通考六三 職官十七。
兩國相爭,不斬來使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兩國相爭,不斬來使ㄌㄧㄤˇ ㄍㄨㄛˊ ㄒㄧㄤ ㄓㄥ ㄅㄨˋ ㄓㄢˇ ㄌㄞˊ ㄕˇliǎng guó xiāng zhēng bù zhǎn lái shǐ(諺語)比喻雙方交惡,不應為難或迫害中間的聯絡人。《三國演義.第四五回》:「肅曰:『兩國相爭,不斬來使。』瑜曰:『斬使以示威。』」也作「兩國相爭,不阻來使」、「兩國相爭,不罪來使」、「兩國戰爭,不斬來使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