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風-中華語文大辭典
國風国风ㄍㄨㄛˊ ㄈㄥɡuófēnɡ1.《詩經》之一體。為採自各國的民間歌謠並經潤色而成。共分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、《邶》、《鄘》、《衛》、《王》、《鄭》、《齊》、《魏》、《唐》、《秦》、《陳》、《檜》、《曹》、《豳》十五國風,共收一百六十篇。內容多為諷刺時政、歌詠愛情,普遍反映當時人民生活心聲。2.〈書〉國家的風俗。[例]三年不言,政事決定於冢宰,以觀~(《史記‧卷三‧殷本紀》)。
國風-辞源3
【國風】㊀ 詩經的一部分。採自各地民間歌謡。有十五國風,自 周南至 豳風共一百六十篇。㊁國家風俗。史記 殷紀:“(武丁)三年不言,政事決定於冢宰,以觀國風。”河嶽英靈集上 宋中 送韋參軍詩:“國風沖融邁三五,朝廷歡樂彌寰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