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林-中華語文大辭典
園林园林ㄩㄢˊ ㄌ丨ㄣˊyuánlín種植花木、營造山水景觀或建築庭臺樓閣,以供遊覽的地方。[例]~建築|江南~美不勝收。
園林 -中国文化史辞典
我國古代園林精巧別致。周王有“靈囿”、“靈沼”,內有麋鹿百鳥,遊魚自得。秦建“上林”,富麗堂皇;漢興“甘泉”,方圓五百餘裏,鑿昆明池以習水師,園中聚土為山,鑄龍噴水,可知噴泉非羅馬所專有。唐改五王宅第為“興慶宮”,龍池碧波,曲江流水,康駢《劇談錄》形容它“菰蒲蔥翠,柳蔭四合,碧波紅蕖,湛然可愛”。宋徽宗於汴京營萬壽山,建艮嶽,收羅全國名花奇竹。至今保留最多的是明清園林,它們當中,無論皇家苑囿,或私人別業,其建築原則都有下述特點:力求自然,富有變幻;有主有次,園中有園;充分利用對景映掩,擴大視野;聚水為主,分水為輔,把水節引,以為駁岸、瀑潭、溪澗等等。私家園林,多在江南,尤以蘇州最多。著名的有蘇州拙政園、留園、獅子林,無錫寄暢園,揚州個園等。皇家囿宛以熱河避暑山莊為最大。北京萬壽山清漪園、玉泉山靜明園,香山靜宜園、圓明園、暢春園合稱三山五園,都是清帝的夏宮。明末計成的《園冶》乃江南造園技術之總結。他主張“雖由人作,宛如天開”,因地制宜,飽收自然。這是我國園林傳統特色的精髓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