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藏菩薩-中華語文大辭典
地藏菩薩地藏菩萨ㄉ丨ˋ ㄗㄤˋ ㄆㄨˊ ㄙㄚˋdìzànɡ púsà菩薩名。菩薩於因地修行時,發廣大願,地獄不空誓不成佛,眾生度盡方證菩提。《地藏經》中記載,菩薩受釋迦牟尼佛囑託,在彌勒出世前,護念救拔此界眾生。為四大菩薩(大智文殊菩薩、大行普賢菩薩、大悲觀世音菩薩、大願地藏王菩薩)之一。又,唐時新羅王族金喬覺(630-729)相貌奇特,頂骨高聳。臂力甚大,可敵十人。心地慈善,穎悟異常。二十四歲剃髮為僧,攜白犬善聽來華求法,至安徽九華山修行。其人被視為地藏菩薩的化身。又名「地藏王菩薩」。
地藏菩薩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地藏菩薩ㄉㄧˋ ㄗㄤˋ ㄆㄨˊ ㄙㄚˋdì zàng pú sà佛教菩薩。四大菩薩之一。根據地藏菩薩本願經的說法,他原是婆羅門子,曾祈求釋迦牟尼幫他邪惡的母親脫離地獄。後誓度盡地獄中一切眾生。他被認為是菩薩大願的代表。雖然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可能是中國人撰寫的,但不會因此影響中國佛教徒對他的信仰。傳說他曾化身投生新羅國王族,姓金名喬覺,出家來華,入九華山,居數十年圓寂,肉身不壞,因此九華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道場。地藏菩薩的像多作比丘相,有光環,兩眉間蓄髮一簇,手持法杖。也作「地藏」、「地藏王」、「地藏王菩薩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