坠甑-汉语大词典
坠甑堕甑。谓错谬已铸,后悔无益;或事已过去,不值得置意。
●宋苏轼《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》诗:“宁知事大缪,举步得狼狈。我已无可言,坠甑难追悔。”
●清谭嗣同《仁学》十六:“世人妄逐既逝之荣辱得丧,执之以为哀乐。过驹不留,而坠甑犹顾;前者未忘,而后者沓至。终其身接应不暇,而卒于无一能应,不亦悲乎!”
按,一本作“堕甑”。
坠甑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坠甑
【出典】 《后汉书》卷六八《郭太传》附《孟敏传》:“孟敏字叔达,钜鹿杨氏人也。客居太原。荷甑堕地,不顾而去。林宗见而问其意。对曰:‘甑以破矣,视之何益?’林宗以此异之,因劝令游学。十年知名,三公俱辟,并不屈云。”
【释义】 东汉高士孟敏有声名,不应征聘。他荷甑堕地,不顾而去。后世常用此典表示事情无可挽回,也借以表示轻视功名。
【例句】 冷笑浮云坠甑,鲈鱼美、归老扁舟。(无名氏《满庭芳·寿陈守》3756)这里用本典表示已放弃对功名富贵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