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闕-中華語文大辭典
城闕城阙ㄔㄥˊ ㄑㄩㄝˋchénɡquè1.城門兩邊的瞭望樓。[例]登臨〜,遠眺四方。2.〈書〉京城。[例]鞭撻其夫家,聚斂貢〜(唐‧杜甫〈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〉)。3.〈書〉指宮闕。[例]九重〜煙塵生,千乘萬騎西南行(唐‧白居易〈長恨歌〉)。
城闕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城闕ㄔㄥˊ ㄑㄩㄝˋchéng què①城門上的望樓。《詩經.鄭風.子衿》:「挑兮達兮,在城闕兮。」②都城、京城。三國魏.曹植〈贈丁翼〉詩:「嘉賓填城闕,豐膳出中廚。」唐.杜甫〈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〉詩:「鞭撻其夫家,聚斂貢城闕。」③宮闕,天子居住的地方。唐.白居易〈長恨歌〉:「九重城闕煙塵生,千乘萬騎西南行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三:「行勾三四十里,忽到一處,城闕壯麗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