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邑-汉语大词典
堂邑1.春秋楚地,本名棠。
●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子囊师于棠以伐吴。”后属吴,称堂邑。今江苏六合稍西而北。
2.复姓。
●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有堂邑父。
堂邑-辞源3
【堂邑】㊀地名。1. 春秋 楚地,本名 棠。左傳 襄十四年 楚 子囊師於 棠以伐 吳,卽此。後屬 吳,稱 堂邑。漢初爲侯國,高祖(劉邦)六年封 陳嬰爲 堂邑侯。後改縣。晉升爲郡。隋又改爲縣。故城在今 江蘇 南京市 六合區北。參閲 史記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、讀史方輿紀要二十 江南 六合縣。2.縣名。漢 清縣、發干二縣地。隋 開皇六年置,因縣西有 堂邑得名。治所在今 山東 聊城市 東昌府區 堂邑鎮。參閲 元和郡縣志十六 博州。㊁複姓。漢有 堂邑父。見 史記一二三 大宛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