填海-典故小词典
也作“精卫填海”。传说炎帝的少女女娃, 溺死于东海, 其魂魄化为精卫鸟,衔木石填海。后用来比喻难以实现的忠贞之志, 或象征一种永不屈服的精神。
〔出典〕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“发鸠之山, 其十二画~十三画335上多柘木。有鸟焉, 其状如乌, 文首, 白喙, 赤足,名曰精卫。其鸣自.. ( xiào) 。是炎帝之少女, 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 溺而不返, 化为精卫。常衔西山之木石, 以堙于东海。”(.. : 大声呼叫。堙: 填塞。)
〔用例一〕晋代陶渊明《读〈山海经〉》:“精卫衔微木, 将以填沧海。”
〔用例二〕唐代李白《江夏寄汉阳辅录事》:“ 西飞精卫鸟, 东海何由填?”
填海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填海ㄊㄧㄢˊ ㄏㄞˇtián hǎi將海填平。如:「精衛填海的神話故事,充分展現了不畏艱難的堅定意志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