墜子-中華語文大辭典
墜子坠子ㄓㄨㄟˋ ˙ㄗzhuìzi1.垂懸的裝飾物。[例]琉璃~。2.特指耳墜子。3.流行於河南一帶的一種曲藝。因主要以墜琴伴奏,故稱。也作「墜子戲」、「河南墜子」。4.拉弦樂器名。清末由小三弦改製而成。音箱稍小,鼓面由蟒皮改為桐木板,琴桿保留了三弦的指板,以馬尾弓拉奏。音色渾厚,是河南曲藝墜子書的主要伴奏樂器。也作「墜琴」。
墜子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墜子ㄓㄨㄟˋ ˙ㄗzhuì zi①掛在器物末端,做為裝飾的小東西。如:「耳墜子」、「扇墜子」。《紅樓夢.第五八回》:「昨兒是他擺弄了那墜子半日,就壞了。」也稱為「墜腳」。②耳墜子。《紅樓夢.第三一回》:「把寶兄弟的袍子穿上,靴子也穿上,額子也勒上,猛一瞧,倒像是寶兄弟,就是多兩個墜子。」③源於河南的一種曲藝。參見「墜子戲墜子戲」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