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代-刘昫等--《旧唐书·李建成传》:周公圣人,岂无情于骨肉?为存社稷,大义灭亲。
现代-姚雪垠-第一卷第二七章-《李自成》:治军如治国,宁可大义灭亲,不可因私废法。快杀,休要再说!
当代-蔡磊-九-《家谱》:他不做别人也会做,而他做了便能有一种大义灭亲的意味。
唐-姚汝能-卷下-《安禄山事迹》:殿下闻大义灭亲乎?臣子之闲事不得已而为者,不可失也。
宋-岳珂--《桯史·二将失律》:大义灭亲,正典刑以全门户,上策也。
现代-茅盾-一〇-《子夜》:他曾经私下地怂恿杜竹斋‘大义灭亲’,他劝竹斋在吴荪甫头上加一点压力,庶几吴赵的妥协有实现的可能。
南朝宋-范晔--《后汉书·清河孝王庆传》:皇太子有失惑无常之性,爰自孩乳,至今益章,恐袭其母凶恶之风,不可以奉宗庙,为天下主。大义灭亲,况退降乎!
现代-丁玲-二四-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:要是都能像张正国那才好。大义灭亲,死活只有一个党。
明-冯梦龙-二十二回-《东周列国志》:臣与庆父叔牙并是桓公之孙,臣以社稷之故,酖叔牙,缢庆父,大义灭亲,诚非得已。
唐-房玄龄等-卷三八-《晋书・宣五王列传・扶风王骏》:赵王凶逆,天下当共讨之,大义灭亲,古之明典。
北朝北齐-魏收-卷六五-《魏书・李平列传》:大义灭亲,夫岂获止。周公行之于古,朕亦当行之于今。
唐-李延寿等-卷一九-《北史・魏孝文六王列传・废太子恂》:古人有言,大义灭亲。此小儿今日不灭,乃是国家之大祸。
唐-魏征等-卷五○-《隋书・宇文庆等列传》:史臣曰:“……安、悊之于高祖,未有君臣之分,陷其骨肉,使就诛夷,大义灭亲,所闻异于此矣。”
北宋-司马光-卷二○二-《资治通鉴・唐纪十八・高宗永隆元年》:为人子怀逆谋,天地所不容;大义灭亲,何可赦也!
元-脱脱、阿图鲁等-卷一二一-《金史・忠义列传一・曹珪》:珪赤心为国,大义灭亲,自古罕闻也。
清-张廷玉等-卷一一八-《明史・诸王列传三・谷王橞》:周戮管、蔡,汉辟濞、长,皆大义灭亲,陛下纵念橞,奈天下何?
春秋时期,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,自立为国君。
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,激起人民不满。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,就与心腹臣石厚商量办法。
石厚就去问的父亲——卫国的大臣石碏,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。石碏对儿子说:诸侯即位,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,他的地位就能巩固。石厚说: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,要是周天子不许可,怎么办?石碏说: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,陈卫又是友好邻邦。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,抢着说: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?石碏连连点头。
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,却被陈桓公扣留了。原来,这是石碏的安排。
卫国派人去陈国,把州吁处死。卫国的大臣们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,应该从宽。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,把石厚杀了。史官认为石碏杀了儿子是大义灭亲。
dà yì miè qīn
1、这位局长在处理儿子犯罪的案件时大义灭亲,受到了人们的赞扬。
2、他执法不徇私情,大义灭亲地把儿子送入法庭。
3、历史上那些能大义灭亲的人物,都是令人敬佩的。
4、大人你大义灭亲,我就人神共愤。
5、一个称职的干部,要有大义灭亲的无私精神。
6、以她的刚烈性子,就是自己的亲爹亲娘犯了罪,她也会大义灭亲的。
7、当她知道丈夫干的是贩毒勾当,便决定大义灭亲,向公安局报案。
8、大义灭亲春秋时期,在东周周天子的统治下有许多小公国。
9、为了社会的公义,检方希望嫌犯的家人大义灭亲,出面指证。
10、国法公平不可失,所以宁可大义灭亲,不可因私废法。
11、这次因为他父亲大义灭亲出面作证,才能定他的罪。
12、日为维护正义,大义灭亲,与月展开连场血战。
13、他今天虽然大义灭亲,出庭指证父亲犯罪的事实,但内心必然十分痛苦。
14、大义灭亲之写书颜真卿之就义开卷有益。
15、历史上大义灭亲的事迹不胜枚举。
16、何为善恶?不杀生就是善了吗?漠然旁观就是善了吗?大义灭亲就是善了吗?玄色
17、古人有言,大义灭亲,汝但宜为国尽忠,不要专顾甚么亲族!
18、妨功害能淫威震主竭忠报国大义灭亲。
19、大敌当前,他不徇私情,揭露了叔父叛国投敌的罪行,这种大义灭亲的行动,令人敬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