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將軍-中華語文大辭典
大將軍大将军ㄉㄚˋ ㄐ丨ㄤ ㄐㄩㄣdàjiānɡjūn職官名。始於戰國,漢代沿置,為將軍的最高稱號,多由貴戚擔任,職掌統兵征戰並掌握朝政。三國至南北朝,當朝大臣多兼大將軍,隋、唐時為禁軍高級武官。宋代已成空銜。明、清兩代於戰時設大將軍,統兵作戰,為武官最高者。
大將軍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官名。戰國時始置,漢代沿置,掌統兵征戰,是將軍最高稱號。漢武帝時在大將軍上還冠以大司馬稱號,地位更加尊寵。東漢大將軍位在三公上,多由貴戚充任。三國魏、吳都置上大將軍,位在大將軍上。北周實行府兵制,以柱國領兵,下設大將軍。隋左右武衛、左右武候等均置大將軍,是禁軍的高級武官。唐時左右羽林、左右龍武軍、十六衛亦置大將軍。宋代十六衛大將軍僅為環衛官。自唐至元,三品以上武散官有大將軍,非實職。明、清於戰爭時設大將軍統兵作戰,戰畢即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