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巧若拙-中華語文大辭典
大巧若拙大巧若拙ㄉㄚˋ ㄑ丨ㄠˇ ㄖㄨㄛˋ ㄓㄨㄛˊdàqiǎo-ruòzhuóㄉㄚˋ ㄑ丨ㄠˇ ㄖㄨㄛˋ ㄓㄨㄛdàqiǎo-ruòzhuo擁有大智慧的人,深藏不露,外表看似笨拙。[例]他木訥寡言,實則~。
大巧若拙-中华成语大词典
大巧若拙
【拼音】:dà qiǎo ruò zhuō
解释
拙:笨。指真正聪明的人,不显露自己,从表面看,好像笨拙。
出处
《老子》第四十五章: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辨若讷。”
示例
这是所谓“大智若愚,~”的话啦。 ★郭沫若《屈原》
近义词
大智若愚
反义词
不可一世、愚不可及
语法
作定语、分句;指不暴露自己
英文
a man of great wisdom often appears slow-witted
成语故事
春秋时期,著名的哲学家老子说:“最圆满的好似欠缺,可是它的作用永不枯竭。最充实的好似空虚,可是它的作用永无终极。最正直的好似弯曲,最灵巧的好似笨拙,最好的口才好似不会辩说。疾走能战胜寒冷,安静能克服暑热。”
战国-庄周--《庄子·胠箧》:毁绝钩绳而弃规矩,工倕之指,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,故曰大巧若拙。
宋-陈思--《书苑菁华·唐张怀瓘评书药石论》:古人妙迹,用意沉郁,息心冥搜,不可得见,故大巧若拙,明道若昧。
明-吴承恩-七八回-《西游记》:大巧若拙,还知事事无为;善计非筹,必须头头放下。
当代-周同宾--《龙潭沟石头记》:以我之愚鲁,只能看出“大巧若拙“、“大辩若讷”等等几点意思。
现代-马南邨--《燕山夜话·艺术的魅力》:真正的大画家,却是大巧若拙,独创新面貌。
唐-张怀瓘--《评书药石论》:古人妙迹,用思沉郁,自非冥搜,不可而见。固大巧若拙,明道若味,泛览则混于愚智,研味则骇于心神。
当代-姚晓濛--《电影观念的现代化》:影片中的一切都是那么普遍,似乎就是作者随意拍下来的几个镜头,实则是大巧若拙;平淡中含深度,平凡中有意趣,平常中藏新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