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曆十才子-中華語文大辭典
大曆十才子大历十才子ㄉㄚˋ ㄌ丨ˋ ㄕˊ ㄘㄞˊ ㄗˇdàlì shí cáizǐ唐代宗大曆年間(766-779)齊名的十位詩人。分別為錢起、韓翃、盧綸、司空曙、吉中孚、耿湋、夏侯審、崔峒、苗發、李端。他們有共同的思想基礎與創作原則,偏重詩的形式技巧。歌頌昇平、吟詠山水是其基本主題。
大曆十才子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唐代宗(李豫)大曆年間(766—779年)的十個詩人。《新唐書·盧綸傳》:“綸與吉中孚、韓翃、錢起、司空曙、苗發、崔峒、耿湋、夏侯審、李端,皆能詩,齊名,號大曆十才子。”計有功的《唐詩紀事》和嚴羽的《滄浪詩話》所記十人姓名,與之稍有不同。大曆十才子大多依附於權貴之門,他們的作品,主要是唱和應酬、贈離送別、登臨題詠、稱道隱逸之作。他們都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,擅長五言律詩,作詩講究詞藻聲律,但由於缺乏鮮明的藝術個性,因而好作品不多。其中錢起的年輩最高,名氣最大。他的詩“體格清新,理致清淡”,代表作是《省試湘靈鼓瑟》。盧綸被王士禛稱為“大曆十才子之冠冕”,他後期所作的邊塞詩較為雄壯,代表作是《和張仆射塞下曲》六首。韓翃在當時詩壇頗負盛名,七絕《塞食》是曆來傳誦的名作。司空曙的羈旅漂泊之作寫得質樸真率,如《喜外弟盧綸見宿》等。耿湋和李端有些詩尚能反映社會現實。其餘的幾個詩人,存詩不多,質量欠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