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宗-中華語文大辭典
天台宗天台宗ㄊ丨ㄢ ㄊㄞ ㄗㄨㄥtiāntāizōnɡ佛教宗派之一。隋代僧人智顗所創,因其晚年居住浙江天台山,故名。以《法華經》為其教義依據,強調止觀雙修的原則,發明一心三觀、一念三千的道理。也作「法華宗」、「止觀宗」。
天台宗 -中国文化史辞典
中國佛教宗派之一。創宗者為陳、隋間的知顗,因居浙江天台山而得名。天台宗以“法華經”為立宗之基,故又名法華宗。該宗初祖印度龍樹;二祖北齊禪僧慧文;三祖慧思,除注重禪法(定)外,也重義理(慧);四祖智顗確定了定(止)、慧(觀)雙修原則。天台宗主張一切事相都是法性真如的表現,所謂“一念三千”,即現實和鬼神兩世界皆備於一念,“三諦圓融”即空諦、假諦和中諦互相包容,互不妨礙,用以否認客觀世界的存在。又將佛教劃為五時(華嚴時、阿含時、方等時、般若時和法華、涅槃時)、“八教”(“化儀”四教和“化法”四教),使教義條理化。天台宗徹底否認客觀世界物質的存在,引誘人們脫離現實鬥爭,忍受現實苦難。十一世紀初,該宗因爭論智顗《金光明玄義》廣本真偽等問題,分裂為山家和山外兩派。該宗經日僧最澄傳入日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