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公-中華語文大辭典
太公ㄊㄞˋ ㄍㄨㄥtàiɡōnɡ1.〈書〉對父親或別人父親的尊稱。[例]高祖五日一朝~,如家人父子禮(《史記‧卷八‧高祖本紀》)︱我道是誰,方纔幾乎不認得了。你是匡~家匡二相公(《儒林外史‧第十六回》)。2.〈書〉對祖父或曾祖父的稱呼。[例]自~已來,積德累仁,何以遇此(《後漢書‧卷六十三‧李固列傳》)。3.〈書〉對老年人的尊稱。[例]那~年近六旬之上,鬚髮皆白(《水滸傳‧第二回》)。4.〈書〉指太公望呂尚。[例]~辟紂,居東海之濱(《孟子‧盡心上》)。5.複姓。
太公-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
太公 tài gōng❶ 古代称父或尊称他人之父。
❷ 称祖父。
❸ 清以来亦称曾祖为太公。
❹ 对老者的尊称。
❺ 即太公望吕尚。
❻ 复姓。春秋有太公任。见《庄子.山木》。同义词:吕尚 非熊 姜牙 姜子牙 吕公 吕望 吕渭 吕翁 吕牙 尚父 师尚父 师望 大公 太公 太公望 屠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