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師-中華語文大辭典
太師太师ㄊㄞˋ ㄕtàishī1.職官名。西周置,職在輔助天子,治理天下。歷代相沿,多為重臣加銜,作為最高榮典以示恩寵,並無實職。後亦指太子太師,為輔導太子之官。與太傅、太保並稱三公。2.古代樂官之長。掌樂律。
太師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官名。一、古代三公之一,《尚書·周官》有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三公。秦及漢初不置。漢平帝元始元年(1年)複置太師,位在太傅上。三國魏不置。晉複置,因避景帝司馬師諱,改稱太宰。以後曆代相承,以太師、太傅、太保為加官,僅示榮寵而無實職。曆代均以太師為最高榮典。二、輔導太子的官,稱太子太師。西晉時設太子太師、太傅、太保、太子少師、少傅、少保,稱為三師、三少。明、清時以朝臣兼任,是無實職的虛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