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虛-中華語文大辭典
太虛太虚ㄊㄞˋ ㄒㄩtàixū1.〈書〉古代哲學概念。指宇宙萬物最原始的狀態。[例]〜無形,氣之本體(宋‧張載《正蒙‧太和》)。2.〈書〉指想像中的空虛玄奧的境界。[例]乃放春山遣香洞〜幻境警幻仙姑是也(《紅樓夢‧第五回》)。3.〈書〉指天空。也作「太清」。[例]〜遼廓而無閡,運自然之妙有(《文選‧孫綽‧遊天台山賦》)。
太虛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太虛ㄊㄞˋ ㄒㄩtài xū①天空。《文選.孫綽.遊天台山賦》:「太虛遼廓而無閡,運自然之妙有。」也作「太清」、「泰清」。②空虛寂寞的境界。③近代一位僧人的法號(西元1889~1947)。俗姓呂,法名唯心,以字行世。浙江崇德人,十六歲出家,依寧波天童寺寄禪和尚受具足戒;後從楊文會學楞嚴經;跟蘇曼殊學英文,民國元年在南京創立中國佛教協進會以推動佛教改革運動。鑑於當時佛教不振,僧眾素質低落,先後創辦武昌佛學院、閩南佛學院、漢藏教理院等,培育僧材,對中國近代僧教育貢獻很大,為中國佛教改革派的領袖。著有整理《僧伽制度論》、《釋新僧》、《真現實論》等。有《太虛大師全書》行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