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陽黑子-中華語文大辭典
太陽黑子太阳黑子ㄊㄞˋ 丨ㄤˊ ㄏㄟ ㄗˇtàiyánɡ hēizǐ太陽表面上看似黑色的斑點。太陽表面一種從內部高熱對流而來的巨大漩渦狀氣流,由於溫度約4500℃,比太陽表面的6000℃低,所以會看似像深暗色的斑點。黑子皆成群出現,活動週期大約11年,因帶有強烈的磁場,所以當黑子活躍時,會影響地球的無線電通訊與氣候。
太陽黑子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太陽黑子ㄊㄞˋ ㄧㄤˊ ㄏㄟ ㄗˇtài yáng hēi zǐ太陽表面的黑色點狀物。其形成乃因太陽內部的高熱,以對流的方式傳到太陽表面時,遇到強力磁場,對流受阻而形成巨大的漩渦狀氣流,由於溫度約攝氏四千五百度,較太陽表面的六千度低,所以看起來較暗,而成為黑子。其直徑常達幾萬公里,為地球的數倍。黑子會移動、發展,而且數目逐年增加到某一程度後,便又逐年減少,約以十一年為一週期。因黑子有很強的磁場,故當數量增多時,會影響地球的無線電通訊與氣候。也稱為「黑點」、「黑子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