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朝請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官名。古代春季參見國君為朝,秋季參見國君為請,以後作為貴族官僚定期朝見皇帝的稱謂。漢武帝時以宗室、外戚及奉車、駙馬、騎三都尉為奉朝請,使他們可以參加朝會。東漢時退職三公,外戚、宗室、諸侯多奉朝請。晉代以皇帝侍從官及駙馬都尉為奉朝請。南朝時,奉朝請正式成為職官名,用以安置閑散的官員。隋初廢奉朝請,而另設朝請大夫、朝請郎以為散官。宋代用以稱那些提舉京師某宮觀或免去職務僅守本官然仍逢一、五日朝見皇帝的官員。元代廢朝請郎,清代廢朝請大夫。
奉朝請-辞源3
【奉朝請】古代諸侯春季朝見天子叫朝,秋季朝見叫請,定期參加朝會稱奉朝請。漢代對退職大臣、將軍及皇室、外戚,多給以奉朝請名義,使得參加朝會。晉代以奉車、駙馬、騎都尉奉朝請。南朝爲安置閒散官員,奉朝請一度增至六百餘人。隋初罷奉朝請,另設朝請大夫、朝請郎,爲文散官。見 宋書 百官志下、通典二九 職官十一 三都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