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重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威重ㄨㄟ ㄓㄨㄥˋwēi zhòng①語本《論語.學而》:「君子不重則不威。」指威嚴厚重。《文選.陸機.辯亡論下》:「而施績范慎,以威重顯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〇七.陳子昂傳》:「臣願陛下更選有威重風㮣為眾推者,因御前殿,以使者之禮禮之。」②權威、勢力。《文選.鄒陽.獄中上書自明》:「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,誘於威重之權,脅於位勢之貴。」《紅樓夢.第一四回》:「鳳姐兒見自己威重令行,心中十分得意。」
威重-汉语大词典
威重1.威严庄重。
●《后汉书·李恂传》:“﹝李恂﹞迁张掖太守,有威重名。”
●《新唐书·陈子昂传》:“臣愿陛下更选有威重风概为众推者,因御前殿,以使者之礼礼之。”
●清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六:“王公贵人,辱詈其仆从,在仆从未必辱,而自己反损威重矣。”
●姚雪垠《燕辽纪事》:“这使他不能不放下总督大臣的威重气派,尽力做到平易近人。”
2.威权;威势。
●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吴起为楚悼王立法,卑减大臣之威重。”
●晋葛洪《抱朴子·诘鲍》:“夫服章无殊,则威重不着;名位不同,则礼物异数。”
●宋司马光《乞不拣退军置淮南札子》:“朝廷欲姑务省事,复为收还,则顿失威重。”
3.威严持重的神态、气度。
●《汉书·王商传》:“﹝王商﹞为人多质有威重,长八尺余,身体鸿大,容貌甚过绝人。”
●《三国志·魏志·崔琰传》:“琰声姿高畅,眉目疏朗,须长四尺,甚有威重。”
4.指威严持重的人。
●《魏书·袁翻传》:“是以镇边守塞,必寄威重;伐叛柔服,实赖温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