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齡-中華語文大辭典
婚齡婚龄ㄏㄨㄣ ㄌ丨ㄥˊhūnlínɡ1.結婚的年齡。[例]近年來~有越來越晚的趨勢。2.結婚的年數。[例]他倆今年將慶祝~30年。
婚齡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古代官方規定,男三十而娶,女二十而嫁,見於《周禮·地官·媒氏》、《禮記·內則》等書。據《孔子家語·本命》,魯哀公曾問孔子,這樣的婚齡規定“豈不晚哉”?孔子回答說:“夫《禮》,言其極也,不是過也。”意思是說,官方的這個規定,指的是結婚的最大年齡,超過這個年齡就是“失時”,在此之前結婚是可以的。實際上,由於人口問題直接影響著國家的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,曆代封建王朝都提倡早婚。西漢曾規定,“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,五算”(《漢書·惠帝紀》),即罰交五倍於常人的人頭稅。宋代規定:“凡男年十五,女年十三以上,並聽婚嫁”(《書儀》卷三)。西漢的王吉論早婚的危害說:“世俗嫁娶太早,未知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,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。”見《漢書·王吉傳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