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弟書-中華語文大辭典
子弟書子弟书ㄗˇ ㄉ丨ˋ ㄕㄨzǐdìshū即清音子弟書。清乾隆至光緒年間在滿族八旗子弟中流傳的一種曲藝。曲目多取材明清小說、戲曲和當時社會故事。辛亥革命前後漸趨衰亡。傅惜華《子弟書總目》著錄公私所藏有400餘種。
子弟書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又名清音子弟書,清代曲藝曲種之一,即鼓詞中一種以唱為主的段兒書。起源於明末山東民間,清初盛行,後發展為山東、北京、河北及東北各省的大鼓書。乾隆時由八旗子弟改造為子弟書,只有唱詞而無說白。即今所謂“單弦牌子曲”。子弟書文辭、音節俱美,表現手法細膩;題材取自小說、戲曲和社會生活。所存曲目眾多,見傅惜華著《子弟書總目》。曲本有僅幾十句的短篇,亦有長達三十二回的長篇,唱詞基本為七字句。著名作者有羅松窗(編寫東韻)和韓小窗(編寫西韻)兩位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