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濟-辞源3
【存濟】㊀安撫,救助。魏書 高祖紀:“鰥寡困乏不能自存者,明加矜恤,令得存濟。”北史 房景遠傳:“景遠字 叔遐,重然諾,好施與,頻歲凶儉,分贍宗親,又於通衢以飼餓者,存濟甚衆。”㊁安頓,措置。宋 歐陽脩 文忠集一〇三 論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劄子:“州縣皇皇,何以存濟?以臣視之,乃是四海騷然,萬物失所,實未見太平之象。”金 董解元 西廂五:“情懷轉轉難存濟,勞心如醉。也不吟詩課賦,只恁昏昏睡。”
存濟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存濟ㄘㄨㄣˊ ㄐㄧˋcún jì①存活渡過。《喻世明言.卷八.吳保安棄家贖友》:「家中又無積蓄,捱到十年之外,衣單食缺,萬難存濟。」也作「存活」、「存坐」。②安寧、安穩。宋.秦觀〈促拍滿路花.露顆添花色〉詞:「不似尋常憶。憶後教人,片時存濟不得。」③安頓、辦法。元.石君寶《秋胡戲妻.第二折》:「哎呀!這是明明的欺負俺高堂老母無存濟。」元.無名氏《馬陵道.第三折》:「誰知有這日,生把俺七尺長軀打滅的無存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