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子-中華語文大辭典
孫子孙子2ㄙㄨㄣ ˙ㄗsūnzi稱謂。稱兒子的兒子。孫子孙子1ㄙㄨㄣ ㄗˇsūnzǐ1.〈書〉子孫後代。2.即孫武,生卒年不詳,字長卿,世稱「孫子」,齊國人。春秋時兵法家。吳王闔閭曾任用為將,並率吳軍攻破楚國,遂霸諸侯。著有《孫子兵法》十三篇。3.書名。春秋‧孫武撰。古代兵書。總結了春秋以來的軍事經驗與規律,並涉及到經濟、外交、管理與法律等問題,是中外最早的一部軍事理論著作,後世奉為兵家經典。該書注釋甚眾,宋代吉天保集結曹操、何延錫等十家為《十家孫子會注》。又名《孫子兵法》。
孫子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孫子㈠ㄙㄨㄣ ㄗˇsūn zǐ①子孫。《詩經.大雅.皇矣》:「既受帝祉,施于孫子。」《樂府詩集.卷八.郊廟歌辭八.晉.傅玄.征西將軍登歌》:「假我皇祖,綏予孫子。」②人名。即孫武,參見「孫武孫武」條。③書名。春秋孫武撰,一卷,十三篇。乃古兵書之一,內容分析戰爭形勢,探討軍事作戰策略、方式,為百代談兵之祖,被推崇為兵經。注本甚多,宋吉天保集何延錫、張預等十家為孫子十家注。也稱為「孫子兵法」。孫子㈡ㄙㄨㄣ ˙ㄗsūn zi稱謂:⑴稱兒子的兒子。《儒林外史.第一七回》:「趙爺今年五十九歲,兩個兒子,四個孫子。」《紅樓夢.第三九回》:「原本你該絕後的,如今奏了玉皇,給你個孫子。」⑵泛稱兒女的子女。如:「老壽星呵呵的笑說:『我一共有十個兒女,五十個孫子。』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