孺子牛-中華語文大辭典
孺子牛孺子牛ㄖㄨˊ ㄗˇ ㄋ丨ㄡˊrúzǐniú《左傳‧哀公六年》記載:齊景公因疼愛兒子,嬉戲時曾銜繩扮牛,讓兒子荼牽行。後比喻父母疼愛子女。也用以比喻甘願為民公僕、服務群眾的人。[例]父母甘為~|為民甘做~。
孺子牛-中华成语大词典
孺子牛
【拼音】:rú zǐ niú
解释
孺子:儿童。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。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。
出处
郭小川《登九山》:“人在变,思想在变,多少英雄甘当孺子牛。”
示例
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~。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敢于为人服务
英文
an adult dressed up as an ox in a children's game
成语故事
春秋时期,齐景公在空闲时为了引逗庶子荼玩乐,用嘴咬着绳子装成牛让荼牵着走,荼十分高兴,又唱又跳的,一时得意忘形,摔倒在地,齐景公咬得太紧,冷不防把他的几颗牙齿给拉断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