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學 -中国文化史辞典
中國古代皇族子弟學校。西漢平帝時置宗師,教育宗室子孫。北魏武帝時設皇宗學。唐高宗為宗室及功臣子孫設立小學。至宋代,宗學分為小學與大學兩級,學生初期只限於“南宮北宅”的皇室子孫,後來宗室的疏遠者也可入學。明代規定宗學以《四書》、《五經》、《史鑒》、《性理》和《皇明祖訓》、《孝順事實》及《為善陰騭》等書作教材。清代也設宗學,雍正二年(1724年)訂立宗學制度,凡王、貝勒,貝子,公、將軍及閑散宗室子弟,在十八歲以下者都可入宗學讀書。學習滿漢文字,經史文藝,並重騎射。
宗學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宗學ㄗㄨㄥ ㄒㄩㄝˊzōng xué教授皇室子弟的學校。《宋史.卷一五七.選舉志三》:「十四年,始建宗學于臨安。」《喻世明言.卷二二.木棉菴鄭虎臣報冤》:「似道密訪其人不得,知是秀才輩所為,乘理宗皇帝晏駕,奏停是年科舉。自此太學、武學、宗學三處秀才,恨入骨髓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