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然在目-中华成语大词典
宛然在目
【拼音】:wǎn rán zài mù
解释
逼真地呈现在眼前。
出处
宋·张景《飞丸记》第二十二出:“我味此词,描情写意,宛然在目,不让长门洛神。闻得前日易生,他才高八斗,想必是他。”明·袁宏道《公安二圣寺重修天王殿疏》:“使来者一入斯堂,而文献宛然在目,亦士林之一快也。”
示例
以及宗庙丘墟,关山劳戍之苦,~。 ★清·郑燮《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》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;指仿佛逼真的样子
英文
as if in front of eyes
宛然在目-教育部成語典【台湾】
宛然在目備註頻6書實用成語辭典(1)(2)(2)、漢語成語考釋詞典、中國成語大辭典、活用成語分類辭典(上)(下)、成語大辭典(上)(下)、成語典號FL00000035547
明-袁中道--《珂雪斋集·一五·游洪山九峰记》:下山,复走前山望水,武昌、汉阳江色,宛然在目。
明-瞿佑--《归田诗话·上·渔家傲》:予久羁关外,每诵(范仲淹)此词,风景宛然在目,未尝不为之慨叹也。
北齐-颜之推--《颜氏家训·文章》:尝有《秋诗》云:“芙蓉露下落,杨柳月中疏。”时人未之赏也。吾爱其萧散,宛然在目。
宋-范晞文-卷五-《对床夜语》:“马上相逢久,人中欲认难”,“问姓惊初见,称名忆旧容”,“乍见翻疑梦,相悲各问年”,皆唐人会故人之诗也。久别倏逢之意,宛然在目。
元-牟巘--《细竹图》:此图萧森婀娜,浓淡相映,雾气袭人,淇渌漪漪,宛然在目。
明、清-冯梦龙、蔡元放-四七回-《东周列国志》:弄玉猛然惊觉,梦中景象,宛然在目。
明-袁宏道--《公安二圣寺重修天王殿疏》:使来者一入斯堂,而文献宛然在目,亦士林之一快也。
清-郑燮--《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》:以及宗庙丘墟,关山劳戍之苦,宛然在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