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室-中華語文大辭典
宮室宫室ㄍㄨㄥ ㄕˋɡōnɡshì古代指房屋;後特指帝王的宮殿。
宮室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在上古,宮與室是同義詞,都是房屋的意思。《爾雅·釋宮》:“宮謂之室,室謂之宮。”區別言之,宮指整所房子,外面有圍牆包圍;室則指宮的一個居住單位。上古時代,宮指一般的住宅、房屋,沒有貴賤之分,普通人的住宅、房屋也稱宮。此外,宗廟也稱為宮室。秦漢之後,宮成了帝王所居的專稱,即宮殿之意。如秦有“阿房宮”,漢有“未央宮”等等。宗廟、神廟也稱宮。宋代以來的許多學者根據《儀禮》所載禮節,研究春秋時代的宮室制度,已大體判明當時的宮室格局:宮室一般坐北向南,南面宮牆正中有門;門內有院,院的北部有主要建築;主要建築的內部分為堂、室、房等。有關詳情,可參閱清張惠言《儀禮圖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