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朝北齐-魏收-九一-《魏书·江式传》:式少专家学。数年之中,常梦两人时相教授,及寤,每有记识。
东汉-班固等-五六-《汉书·董仲舒传赞》:(刘歆以为)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,《六经》离析,下帷发愤,潜心大业,令后学者有所统查,为群儒首,然考其师友渊源所渐,犹未及乎(子)游、(子)夏,而曰管、晏弗及,伊、吕不加,过矣。
宋-刘克庄--《后村全集·二三·送林宽夫父子》:家学有渊源,传之于艾轩。
清-查慎行--《敬业堂诗集·四·与刘北海》:客尘南北浪奔走,家学渊源迷步武;先子音容渐藐茫,典型何处追王父?
明-吴植--《〈剪灯新话〉序》:宗吉家学渊源,博及群集,屡荐明经,母老不仕。
清-李汝珍-第六五回-《镜花缘》:当日伯伯大魁天下,谁人不知,所谓“家学渊源”,六位姐姐如果与试,自然也是前列,怎么倒说藏拙的话。
宋-朱熹--《答何叔京》:窃闻执事家学渊源之正,而才资敏锐绝出等夷,其深造默识固有超然,非诵说见闻之所及也。
清-曹雪芹-七八回-《红楼梦》:小哥儿十三岁的人就如此,可知家学渊源,真不诬矣。
现代-钱钟书-二-《围城》:董先生不愧家学渊源,更难得是文武全才。
清-李汝珍-第五二回-《镜花缘》:如此议论,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,真是家学渊源,妹子甘拜下风。
jiā xué yuān yuán
1、如此议论,才显出自有卓见,真是家学渊源,使人不能不佩服。
2、周芸的绘画是有家学渊源的,她从小就得到外祖父———名冠一时的国画大师的指导。
3、这位教授家学渊源,三代著书立说,为世人赞颂。
4、李大夫家学渊源,所以医术格外高超。
5、董先生不愧家学渊源,更难得是文武全才.
6、女艺术家裴丽从小家学渊源颇深,她的爷爷,是一个摆弄山水盆景四十余年的“艺术家”。
7、这个萧逸,他能感受到,体内有气流溢出,是家学渊源,家传的气功,还是其它失传古籍所载的东西呢?他倒地是怎么得来的。
8、两人一个是家学渊源,神秘莫测,一个是天赋异禀、奇遇连连。
9、余成子则是家学渊源,积淀深厚,从小就学围棋,水平虽很业余,但对付新人已经足够。
10、所谓的士族家学渊源便是指专学一门学说,或一本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