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谏-汉语大词典
密谏暗中对帝王进行规劝。
●《三国志·魏志·桓阶传》:“阶数陈文帝德优齿长,宜为储副,公规密谏,前后恳至。”
●《北史·文苑传·王褒》:“褒性谨慎,知元帝多猜忌,弗敢公言其非。后因清闲,密谏,言辞甚切。”
公规密谏-中华成语大词典
公规密谏
【拼音】:gōng guī mì jiàn
解释
指多方劝谏。公,公开;密,私下。
出处
《三国志·魏志·桓阶传》:“时太子未定,而临菑侯植有宠,阶数陈文帝德优齿长,宜为储副,公规密谏,前后恳至。”
示例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交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