察事-汉语大词典
察事古代专指为官府侦探民间情况。
●《旧唐书·李岘传》:“初,李辅国判行军司马,潜令官军于人间听察是非,谓之察事。”
●《太平广记》卷一九○引宋孙光宪《北梦琐言·王建》:“﹝天竺三藏僧﹞为蜀察事者识之,絷于成都府。”
●《朱元璋传》第五章二:“吴印、华克勤等人都是和尚,因为察事有功,都还俗作了大官。”
六條察事 -中国文化史辞典
漢制,全國各部設刺史,頒行六條詔書考察地方長官。內容:“一條,強宗豪右田宅逾制,以強淩弱,以眾暴寡;二條,二千石不奉詔書遵承典制,背公向私,旁詔守利,侵漁百姓,聚斂為奸;三條,二千石不恤疑獄,風厲殺人,怒則加罰,喜則淫賞,煩擾刻暴,剝戮黎元,為百姓所疾,山崩石裂,襖祥訛言;四條,二千石選署不平,苟阿所愛,蔽賢寵頑;五條,二千石子弟恃怙榮勢,請托所監;六條,二千石違公下比,阿附豪強,通行貨賂,割損政令。”(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》顏師古注引《漢宮典職儀》)後西晉、北周也有六條詔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