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曆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寶曆ㄅㄠˇ ㄌㄧˋbǎo lì①國祚。指王朝統治的年代。《梁書.卷一.武帝本紀上》:「雖寶曆重升,明命有紹,而獨夫醜縱,方煽京邑。」南朝齊.謝朓〈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詔〉詩:「寶曆載暉,瑤光重踐。」②唐朝敬宗的年號(西元825~826)。
寶曆-辞源3
【寶曆】㊀指國祚、帝位。卽王朝或帝王統治的年代。南齊 謝朓 謝宣城集一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詔詩之二:“寶曆載暉,瑶光重踐。”梁書 武帝紀上:“雖寶曆重升,明命有紹,而獨夫醜縱,方煽京邑。”也作“寶歷”。宋書 後廢帝紀詔:“朕以煢眇,夙膺寶歷,永言民政,未接聽覽,眷言乃顧,無忘鑒寐。”㊁年號。1. 唐時 渤海國 大欽茂(文王)。公元774—?年。2. 唐 李湛(敬宗)。公元825—827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