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位尊年老。《北史·万俟洛传》:“初,神武 以其父 晋 尊老,特崇礼之,尝亲扶上马。”
2.仅指年老。宋 叶适《丁少詹墓志铭》:“人谓 少詹 年已尊老,读书有数,而议论自许夸大,相与背笑之。”
3.称年高的长辈,特指他人或自己的父母。汉 应劭《风俗通·穷通·司徒中山祝恬》:“家上有尊老,下有弱小,愿相随。”清 袁枚《随园随笔·称谓》:“《南史》何子平 曰:‘尊老在东’,称母也,今专以属父。然 右军《十七帖》云:‘此间士人皆有尊老。’又似尊老二字亦父母之通称。”
4.称德重年长的高僧。唐 义净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卷三:“来至佛所礼佛,双足在一边坐,不云敷坐具。三拜,在一边立,斯其教矣。但尊老之处,多座须安,必有人来准仪而坐。凡是坐者,皆足蹋地,曾无帖膝之法也。”
尊老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尊老ㄗㄨㄣ ㄌㄠˇzūn lǎo①尊敬年老的人,如:「我們要尊老敬賢。」②位高年老的人。《北史.卷五三.万俟普傳》:「初,神武以其父普尊老,特崇禮之,嘗親扶上馬。」③父母。漢.應劭《風俗通義.卷七.窮通.司徒中山祝恬》:「家上有尊老,下有弱小,願相隨。」④佛教用語。指年老德尊的僧人。唐.義淨《南海寄歸內法傳.卷三.二十五師資之道》:「但尊老之處多座須安,必有人來准儀而坐。」
尊老-汉语大词典
尊老1.位尊年老。
●《北史·万俟洛传》:“初,神武以其父晋尊老,特崇礼之,尝亲扶上马。”
2.仅指年老。
●宋叶适《丁少詹墓志铭》:“人谓少詹年已尊老,读书有数,而议论自许夸大,相与背笑之。”
3.称年高的长辈,特指他人或自己的父母。
●汉应劭《风俗通·穷通·司徒中山祝恬》:“家上有尊老,下有弱小,愿相随。”
●清袁枚《随园随笔·称谓》:“《南史》何子平曰:‘尊老在东’,称母也,今专以属父。然右军《十七帖》云:‘此间士人皆有尊老。’又似尊老二字亦父母之通称。”
4.称德重年长的高僧。
●唐义净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卷三:“来至佛所礼佛,双足在一边坐,不云敷坐具。三拜,在一边立,斯其教矣。但尊老之处,多座须安,必有人来准仪而坐。凡是坐者,皆足蹋地,曾无帖膝之法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