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屈-汉语大词典
小屈1.稍受委屈。
●《南史·张岱传》:“今欲用卿为子鸾别驾,总刺史之任,无谓小屈,终当大申也。”
●宋陈亮《三部乐·送丘宗卿使虏》词:“小屈穹庐,但二满三平,共劳均佚。”
参见“小屈大申”。
2.稍稍理亏。
●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刘真长与殷渊源谈。刘理如小屈。”
●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林公理每欲小屈。孙兴公曰:‘法师今日如着敝絮在荆棘中,触地挂阂。’”
小屈大申-中华成语大词典
小屈大申
【拼音】:xiǎo qū dà shēn
解释
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。
出处
《三国志·蜀志·郤正传》:“小屈大申,存公忽私,虽尺枉而寻直,终扬光以发辉也。”
示例
近义词
小屈大伸
反义词
语法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故事
三国后期,蜀国后主刘禅昏庸无能,宦官黄皓专权,和陈袛表里为奸。秘书令史绤正忠心耿耿,同时很会周旋。他认为小的地方要忍耐后才能大有作为。刘禅在蜀亡后被押往洛阳,只有绤正舍妻丢子只身去随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