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内侍;小厮。宋 丁谓《丁晋公谈录》:“皇城使 刘承规 在 太祖 朝为黄门小底。”《辽史·萧陶苏斡传》:“时 陶苏斡 虽年幼,已如成人,补笔砚小底。”
2.旧时平民、差役对官绅和仆人对主人辈的自称。清 倪鸿《桐阴清话》卷一:“梅花低首开言道:‘小底梅花接老爷。’”参见“小的”。
3.五代、宋 时禁军中少年军士。《旧五代史·汉书·隐帝纪下》:“又诛﹝侍卫都指挥使﹞ 弘肇 弟小底军都虞候 弘朗。”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太祖纪三》:“充小底第一军都指挥使。”《事物纪原·军伍名额·小底》引《宋朝会要》:“至道 二年九月,帝閲试前所择兵士驍骑试弓箭,中者六十人,以殿前小底为军额。”
4.人或物之小者。宋 王銍《默记》:“王介甫 家小底不如大底,南阳 谢师宰 家大底不如小底。”宋 杨万里《垂虹亭观打鱼斫鲙》诗:“鱸鱼小底最为佳,一白双鳃是当家。”
小底-汉语大词典
小底1.内侍;小厮。
●宋丁谓《丁晋公谈录》:“皇城使刘承规在太祖朝为黄门小底。”
●《辽史·萧陶苏斡传》:“时陶苏斡虽年幼,已如成人,补笔砚小底。”
2.旧时平民、差役对官绅和仆人对主人辈的自称。
●清倪鸿《桐阴清话》卷一:“梅花低首开言道:‘小底梅花接老爷。’”
参见“小的”。
3.五代、宋时禁军中少年军士。
●《旧五代史·汉书·隐帝纪下》:“又诛﹝侍卫都指挥使﹞弘肇弟小底军都虞候弘朗。”
●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太祖纪三》:“充小底第一军都指挥使。”
●《事物纪原·军伍名额·小底》引《宋朝会要》:“至道二年九月,帝阅试前所择兵士骁骑试弓箭,中者六十人,以殿前小底为军额。”
4.人或物之小者。
●宋王铚《默记》:“王介甫家小底不如大底,南阳谢师宰家大底不如小底。”
●宋杨万里《垂虹亭观打鱼斫鲙》诗:“鲈鱼小底最为佳,一白双鳃是当家。”
小底-辞源3
【小底】㊀年幼者。宋 王銍 默記中:“王介甫(安石)家,小底不如大底; 南陽 謝師宰家,大底不如小底。”㊁物之小者。宋 楊萬里 誠齋集二八 垂虹亭觀打魚斫鱠詩:“鱸魚小底最爲佳,一白雙腮是當家。”㊂ 五代時侍衛宮殿的軍隊編制名。舊五代史 漢隱帝紀下 乾祐三年:“又誅 (史)弘肇弟小底軍都虞侯 弘朗。”又 周太祖紀三 廣順二年:“以内殿直都知、駙馬都尉 張永德領 和州刺史,充小底第一軍都指揮使。”五代 南漢有蕃落小底 衛儔,見 宋 路振 九國志八。㊃官府中的雜役。宋 丁謂 丁晉公談錄:“皇城使 劉承規在 太祖朝爲黃門小底時,氣性不同,已有心力,宮中呼爲 劉七。”遼代有筆硯小底、湯藥小底、習馬小底、寢殿小底等名目。見 遼史 百官志一。金代有入寢殿小底,後改稱奉御。見 金史 百官志二。後來衙役、奴僕也自稱小底,或作“小的”。參閲 清 俞樾 曲園雜纂三六 小繁露 小底。參見“小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