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-陆九渊--《语录》:后生自立最难,一人力抵当流俗不去,须是高着眼看破流俗方可。要之,此岂小廉曲谨所能为哉?
明-李东阳--《送邵国贤诗序》:谙人情,达事变,不限于小廉曲谨之节,则谓之通。
宋-王回--《宋史·王回传》:不为小廉曲谨,以求名誉。
宋-王安石--《答龚深父书》:不为小廉曲谨以投众人耳目,而趣舍必度于仁义,是乃深父所以合于古人,而众人所以不识深父者也。
明-陈谟--《萧晋兄弟哀辞》:晋阔略任侠,尤鄙小廉曲谨。
现代-谢觉哉--《忆叔衡同志》:小廉曲谨,虽非所长,而重要环节、紧急关头,总能给你以启示,而且使你于不知不觉中服从其指示。
南宋-朱熹--《答或人》:乡原是一种小廉曲谨,阿世徇俗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