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了了-中華語文大辭典
小時了了小时了了ㄒ丨ㄠˇ ㄕˊ ㄌ丨ㄠˇ ㄌ丨ㄠˇxiǎoshí-liǎoliǎo指人幼年時聰慧。語出南朝宋‧劉義慶《世說新語‧言語》。[例]~,大未必佳。
小時了了-教育部成語典【台湾】
小時了了㊣ㄒㄧㄠˇ ㄕˊ ㄌㄧㄠˇ ㄌㄧㄠˇxiǎo shí liǎo liǎo釋義人在幼年時聰慧敏捷。語出南朝宋・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・言語》。△「小時了了,大未必佳」典源南朝宋・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・言語》孔文舉年十歲,隨父到洛。時李元禮有盛名,為司隸校尉,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。文舉至門,謂吏曰:「我是李府君親。」既通,前坐。元禮問曰:「君與僕有何親?」對曰:「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,有師資之尊,是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。」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。太中大夫陳韙後至,人以其語語之。韙①曰:「小時了了②,大未必佳!」文舉③曰:「想君小時,必當了了!」韙大踧踖④。注①韙:陳韙,漢太中大夫,生卒年不詳。韙,音ㄨㄟˇ。②了了:音ㄌㄧㄠˇ ㄌㄧㄠˇ,聰明慧黠。③文舉:孔融(西元153∼208),字文舉,東漢曲阜人,孔子二十世孫。有俊才,為建安七子之一,漢獻帝時為北海相,世稱孔北海;立學校,表儒術,後拜大中大夫,為曹操所殺。④踧踖:音ㄘㄨˋ ㄐㄧˊ,不安的樣子。典故根據《世說新語》記載,孔融在十歲那年,跟隨父親到洛陽時,想去拜訪當時聲名很高的司隸校尉李膺(字元禮),可是只有有才華的文士和李氏親戚才會被通報接見。於是孔融走到李府門口,自稱是李膺的親戚。結果李膺接見他並且問:「我和你有親戚關係嗎?」孔融回答說:「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(李耳,字伯陽)有師生關係,所以我和你可以算得上是世交。」李膺和在場的賓客聽了,對於孔融的反應敏捷感到驚奇。這時太中大夫陳韙晚到,旁邊的人告訴他這件事。陳韙聽了說:「小時候聰慧敏捷,表現優良,長大之後未必能有所成就!」孔融立刻回了一句:「想必你小時候一定是很聰明慧黠囉!」陳韙當下覺得局促不安,說不出話來。後來「小時了了」演變為成語,用來指人在幼年時聰慧敏捷。書證①南朝宋・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・言語》:「太中大夫陳韙後至,人以其語語之。韙曰:『小時了了,大未必佳!』」(源)②宋・劉克莊〈兌女余最小孫也慧而夭悼以六言〉詩二首之二:「不合小時了了,可堪長夜茫茫。」③《二刻拍案驚奇・卷五》:「小時了了大時佳,五歲孩童已足誇:計縛劇盜如反掌,直教天子送還家。」用法義指人在幼年時聰慧敏捷。類用在「幼時聰穎」的表述上。例①天才兒童宜善加教育,否則小時了了,大未必佳。②他雖然小時了了,卻因沒有好好栽培,日後一事無成。③我們常用「小時了了,大未必佳」,來警惕人在年輕時要多努力。④他由於不肯腳踏實地的努力,儘管小時了了,長大了卻沒什麼成就。⑤許多教訓告訴我們,小時了了固然可喜,但後天的努力和栽培更是不可或缺。⑥俗語說:「小時了了,大未必佳。」對於天才兒童更應該注意後天的培養教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