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汉-刘安--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。
南朝梁-周兴嗣--《千字文》:尺璧非宝,寸阴是竞。
清-陆心源--《唐文拾遗》:尝试论之,尺璧非宝,亡羊则唯贵寸阴;宏珠是珍,罔象则真探秋露。
当代-佚名-1997.04-《人民日报》:立志奉献者,突出的感觉是,肩上的担子更重了,责任更大了,党和人民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,原有的理论水平、知识结构、工作经验、领导能力不适应了,因此,决心把自己的学习、工作和思想提到新的境界,高标准,严要求,奋发向上。具体地看,有的感觉“功崇惟志,业广惟勤”,从而朝乾夕惕,殚精竭虑,兢兢业业,勤勤恳恳;有的感觉“事非经过不知难”,更懂得有所作为,必须不畏困难,勇于实践,吃苦耐劳,开拓进取;有的感觉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,更加注意学习,联系群众,深入实际,研究问题;有的感觉“不当家不知柴米贵,挑起担子方知千斤重”,于是负重忍辱,敢于负责,勇挑重担,务实求真;有的感觉一举一动关系大,“身教重于言传”,不断激励自己廉洁自律,率先垂范,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;有的感觉“尺璧非宝,寸阴是竞”,一心想着明天,抓紧今天,点滴做起,只争朝夕。应该看到,有这些感觉的同志是大多数,是年轻干部的主流。这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脊梁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