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正-汉语大词典
居正1.谓遵循正道。
●《公羊传·隐公三年》:“君子大居正,宋之祸,宣公为之也。”
●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杂文》:“虽始之以淫侈,而终之以居正。”
●唐李德裕《授狄兼谟兼益王傅制》:“﹝兼谟﹞历职有声,居正无挠,举其素行,擢在首僚。”
●明方孝孺《娱静楼记》:“谋略事功者流而为诈,居正蹈义者不良于为。”
●王国维《观堂集林·殷周制度论》:“摄政者,所以济变也。立成王者,所以居正也。”
2.谓帝王登位。
●《艺文类聚》卷十三引晋刘琨《劝进表》:“诚宜遗小礼,存大务,援据图录,居正宸极。”
居正-辞源3
【居正】㊀遵循正道。公羊傳 隱三年:“故君子大居正,宋之禍,宣公爲之也。”文選 晉 干令升(寶)晉紀總論:“進仕者以苟得爲貴,而鄙居正。”㊁帝王登位。藝文類聚十三 晉 劉琨 勸進表:“誠宜遺小禮,存大務,援據圖錄,居正宸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