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陽-辞源3
【山陽】㊀縣名。1. 戰國 魏地,漢爲縣,屬 河内郡。秦始皇五年 蒙驁攻 魏,占領 山陽城; 漢 建安二十五年 曹丕廢 漢獻帝爲 山陽公,卽此地。因在 太行山南部,故名 山陽。北齊廢,併入 修武縣。故城在今 河南 焦作市 山陽區。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四九 懷慶府。2.今屬 陝西省。在 商縣之南,商山之陽。本 秦 漢 商縣地,晉分置 豐陽縣,明改置 山陽縣,清屬 陝西 商州。參閲 嘉慶一統志二四六 商州。3.卽今 江蘇 淮安市 淮安區。秦 淮陰縣地。漢置 射陽縣,因在 射水之陽,故名。晉 義熙元年分 廣陵置 山陽郡及 山陽縣,因地有 山陽而得名。隋廢郡留縣。明爲 淮安府治所,清沿置。公元1914年改爲 淮安縣。參閲 太平寰宇記一二四 楚州、嘉慶一統志九三 淮安府一。㊁郡、國名。1. 漢 景帝時分 梁國置 山陽國,治 昌邑(今 山東 巨野縣 昌邑集)。建元間改爲郡。晉 泰始初改爲 高平國。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三二 兗州府 昌邑城。2. 晉元帝分 廣陵置郡,治 山陽縣(今 江蘇 淮安市 淮安區。隋初郡廢爲 楚州。參閲 太平寰宇記一二四 楚州。㊂湖名。見“昭陽㊃”。
山陽笛-中華語文大辭典
山陽笛山阳笛ㄕㄢ 丨ㄤˊ ㄉ丨ˊshānyánɡdí西晉竹林七賢之一向秀,經山陽舊居,聽到鄰人吹笛,不禁追念亡友嵇康、呂安,因作〈思舊賦〉。後因以「山陽笛」為懷念、悼念故友的象徵與典實。[例]唯有~,悽余思舊篇(北周‧庾信〈傷王司徒褒詩〉)|悲來不待~,一憶同衾淚滿襟(元‧元好問〈四哀詩‧李欽叔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