岳陽樓-中華語文大辭典
岳陽樓岳阳楼ㄩㄝˋ 丨ㄤˊ ㄌㄡˊyuèyánɡlóu樓名。位於湖南岳陽古城西門城。始建於西元220年前後,相傳其前身為三國‧東吳將領魯肅的「閱軍樓」,西晉、南北朝時稱「巴陵城樓」,唐‧李白作〈與夏十二登岳陽樓詩〉後,始稱「岳陽樓」。北宋慶曆中(1041-1048),知州滕宗諒曾重修,范仲淹並為作〈岳陽樓記〉,使本樓更著稱於世。明、清時屢有修葺,1933年後,又經多次重修。主樓高三層,19.72公尺,為飛簷、盔頂的純木結構,巍峨壯觀。樓中四根楠木金柱,直貫樓頂,周圍有廊、枋,椽、檁,互相榫合。樓內並藏有12塊檀木板刻〈岳陽樓記〉全文,為清代重刻。此樓下瞰洞庭湖,前望君山,景色極佳。與黃鶴樓、滕王閣並稱「江南三大名樓」。
岳陽樓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岳陽樓ㄩㄝˋ ㄧㄤˊ ㄌㄡˊyuè yáng lóu在湖南省岳陽縣西門上,高三層,下臨洞庭湖,風景極佳。宋代范仲淹曾作岳陽樓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