峚山-中国神话大词典
峚山
黄帝飨玉之处。《山海经·西次三经》:“峚山,其上多丹木,员叶而赤茎,黄华而赤实,其味如饴,食之不饥。丹水出焉,西流注于稷泽,其中多白玉。是有玉膏,其原沸沸汤汤,黄帝是食是飨。是生玄玉。玉膏所出,以灌丹木。丹木五岁,五色乃清,五味乃馨。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,而投之钟山之阳,瑾瑜之玉为良,坚栗精密,浊泽而有光,五色发作,以和柔刚。天地鬼神,是食是飨。君子服之,以御不祥。自峚山至于钟山,四百六十里,其间尽泽也。是多奇鸟、怪兽、奇鱼,皆异物焉。”按:黄帝飨玉神话,盖已受战国时燕齐神仙说之影响。
峚山-汉语大词典
峚山山名。在陕西省商县境。
●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又西北四百二十里,曰峚山,其上多丹木,员叶而赤茎,黄花而赤实,其味如饴,食之不饥。”
●郝懿行笺疏:“郭注《穆天子传》及李善注《南都赋》、《天台山赋》引此经俱作密山,盖峚,密古字通也。”
●晋陶潜《读<山海经>》诗之四:“丹木生何许,乃在峚山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