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-佚名--《尚书·皋陶谟》:能哲而惠,何忧乎驩兜,何迁乎有苗,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?
唐-佚名--《旧唐书·王毛仲传》:以玄宗之睿哲,而惑于二人者,盖巧言令色,先意承旨,财利诱之,迷而不悟也。
明-吴承恩-三二回-《西游记》:你做出这样獐智,巧言令色,撮弄他去甚么巡山,却又在这里笑他!
明-许仲琳-八八回-《封神演义》:今幸而五关无有将才,让你深入重地,你敢以巧言令色,惑吾众听耶!
明-施耐庵-三十四回-《水浒传》:秦明道:“你兀自不下马受缚,更待何时?刬地巧言令色,煽感军心。”
当代-刘白羽-一八章-《第二个太阳》:你在用人上,要警惕那些个巧言令色的人……就是有那么一些人,属水萝卜的,红皮白心。
现代-郭沫若-第四幕-《屈原》:他真是一个巧言令色的小人。
qiǎo yán lìng sè
1、他是一个巧言令色的卑鄙小人。
2、不可巧言令色,曲从苟合,以求人之与己也。
3、讲台之上何谓无碍辩才,通常即指学究所以为的巧言令色。
4、善于巧言令色的人,表面上跟你十分亲热,其实往往别有用心。
5、第三种人没有采纳批评的诚意,只是巧言令色。
6、我最厌恶那些巧言令色,表里不一的人。
7、在做了坏事之后,不但不认罪悔罪,还诡辩滔滔、巧言令色。
8、看他那种巧言令色的样子,十足是个偽君子。
9、他在班主任面前巧言令色,当上了班长,但同学们都不买他的帐。
10、无论你怎样的巧言令色,我都不听。
11、子曰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。”。
12、一个巧言令色的人,对上对下往往有不同的嘴脸。
13、任何巧言令色,外国任何单方面的行动,都不能改变这一基本事实。
14、他虽然努力表现出亲善的样子,但还是给人一种巧言令色的感觉。
15、巧言令色者,多数是唯利是图的势利小人。
16、他是个巧言令色的人,对长官极尽奉承之能事。
17、他在总经理面前巧言令色,爬到现在的职位,很为一般人所不齿。
18、他这个人最擅长于巧言令色,你可别上当受骗。
19、他巧言令色,善于奉迎,一进公司很快就被重用。
20、他不失时机地对教皇朱利乌斯二世甜言蜜语、巧言令色,确保了这一恩惠的获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