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蛇吞象-中華語文大辭典
巴蛇吞象巴蛇吞象ㄅㄚ ㄕㄜˊ ㄊㄨㄣ ㄒ丨ㄤˋbāshé-tūnxiànɡ原指巴蛇能吞大象,經過三年,其骨頭才被吐出。後指以小吞大。比喻人心貪婪無度。[例]人心貪痴,正如~|慾海難填,知足常樂。莫要妄想~,以免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。
巴蛇吞象-中华成语大词典
巴蛇吞象
【拼音】:bā shé tūn xiàng
解释
巴蛇:古代传说中的大蛇。巴蛇吞吃大象。比喻贪得无厌。
出处
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:“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”
示例
近义词
一蛇吞象
反义词
知足常乐
语法
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贪心不足
英文
inordinately greedy
成语故事
传说古代有个穷苦的猎人阿象,他在森林里打猎时救了一条饿昏的小蛇,带回家精心饲养。小蛇慢慢长大成青蛇并通人性,经常从外面给他带回一些值钱的东西来报答。阿象一再向青蛇索取,盼望成为富翁,愤怒的青蛇便将这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一口吞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