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人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師人ㄕ ㄖㄣˊshī rén①士兵。《左傳.宣公十二年》:「申公巫臣曰:『師人多寒。』王巡三軍,拊而勉之。」《魏書.卷六〇.韓麒麟傳》:「後參征南慕容白曜軍事,進攻升城,師人多傷。」②巫師、星相等術士。宋.俞琰《書齋夜話.卷一》:「南方俚俗稱巫為太保,又呼為師人。」《水滸傳.第六一回》:「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。自古禍出師人口,必主吉凶。」
經師人師-辞源3
【經師人師】指通經學而立身可爲人師法的人。晉 袁宏 漢紀 郭泰傳:“童子 魏照,求入其房,……曰:‘經師易獲,人師難遭,欲以素絲之質,附近朱藍。’”(太平御覽八一四)宋 戴溪 石鼓論語答問上 爲政:“古人有經師人師之説,此説亦有意。”亦作“經師人表”。文選 南朝 梁 任彦昇(昉)王文憲集序:“國學初興,華夷慕義,經師人表,允資望實。”